居家隔離新制上路!為了確保社區的健康安全,不只返國民眾居家檢疫需要 #1人1戶,即日起,確定病例的接觸者在進行 #居家隔離 時,也需要遵守「1人1戶」規定!

nannei45ex35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看了新聞有點難過 很多願意配合居家檢疫回台的人幾乎都被歧視 甚至美的好朋友臉書貼文說某棟大樓的管委會貼公告禁止回國居家檢疫者住在那棟樓 那你要居家檢疫怎麼辦??那是你家的事 而現在配合防疫的旅館住宿費那麼貴,也不是人人住得起 (假設旅館一天收3k的錢 月薪實領26k扣掉防疫補助津貼補助1k,我自己還要倒貼2k住旅館 就算旅館一天只收1k那我扣掉防疫津貼吃喝拉撒睡我都要自己出錢) 像我萬一確定要居家隔離是一定不可能住在我家 只能去住親戚家的空房(而且我還要擔心鄰居484知道我正在居家隔離 跟管委會鬧上要我離開怎麼辦 睡都睡不好安眠藥就算吃10顆也保證睡不著覺 至於我要去哪隔離14天是我自己的事 現在升級成14天居家隔離加7天自主健康管理 那就變成21天吃喝拉撒睡都要我自己想辦法醬) 我是覺得扣掉刻意去旅遊的人口,其他人留學或工作回台隔離14天是他們的權利吧 畢竟他們都是台灣人不是嗎? 我覺得再這樣獵巫下去就算有人回國也會隱匿出國史很正常 因為你都不知道鄰居知道你乖乖配合居家隔離14天然後一天到晚按你家門鈴找你麻煩 我先說好萬一我家這棟公寓有人需要居家檢疫14天 我是一定不會找鄰居麻煩,而且需要時會按門鈴詢問他們需不需要採買什麼物資 能盡量幫忙鄰居度過難關不是很好嗎?幹嘛要一天到晚獵巫鄰居 大家覺得呢??

nannei45ex35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題 現在居家隔離 趴趴走罰15萬 問題是根本很難抓 如果修法 居家隔離的人門口張貼告示 如果跑出去 檢舉成功的人會有部分檢舉獎金30-50% 是不是就可以達到強力的監管效果?

nannei45ex35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近期台灣境內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的確診案例持續攀升,不少人即使未確診但仍需要居家隔離,但也因此爆出了許多應該居家隔離卻到處閒晃的案例,就有人在PTT上發文詢問:「什麼可以讓你甘願乖乖居家隔離14天?」該議題也掀起網友們的熱烈回應。

nannei45ex35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會提及劇情,建議觀賞過電影後再行閱讀。 ~*-*~*-*~*-*~*-*~*-*~*-*~*-*~*-*~*-*~*-*~*-*~*-*~ 阻隔   從升上三級警戒天天在家,好不容易又重新回到可以看電影的日子,來 到睽違數月的電影院,竟有種恍如隔世感;然而當電影猶如時光倒流般播映 著疫情開始,戴口罩、量體溫、確診、居家隔離,熟悉的焦慮感就準確而安 靜地蹈著畫面侵襲而來;在這同時,品文送小靜上學的母女對話,鈍痛、沉 重,每一句都是一棍,由於母親怎麼傳遞都沒有回應,只能加重力道,當那 聲音已因習慣而不自主持續時,女兒就也習慣背過身去,以考試迴避責備以 免刺傷耳根──一如屋外因為施工而長時間掛著的藍色帆布,籠罩彼此的是 一片幽暗。緊接著,在小靜班上有同學確診之後,為免傳染,「隔離」和房 門進一步拉開了母女之間的情感,也拉開了品文與工作及外界的連繫,更將 她拖進了疾病的圍困當中,隨著激流浮沉。咖哩盤上的bitch,坐在客 廳裡說「我好像生病了」的女兒,「你不知道他來過」的前夫,和不存在的 風雨,都是她積壓在心中,無處可訴的憤恨、恐懼、希冀、困境。 試煉   當視角轉到小靜身上,與品文視角的差距,不只是電影給觀眾對整個故 事的警醒,更是生活給小靜的警覺:原來當媽媽倒下,她連去醫院探望都孤 立無援;原來爸爸在與媽媽離婚前,早就和小三有這麼大的兒子;原來家中 有經濟的困難,而且已經持續了數月……那些過去被母親保護照顧而無從知 曉的現實,忽然都一一揭開,成為她必須面對的重擔,一如品文在小靜床前 說的那個故事:當母親為了保護孩子而衝過頭反而摔落時,孩子就得拉住母 親的手,才能免於母親因激流而滅頂。   不曾出現的雨及意外延燒的火,相較於之前因居家隔離而不得不同在屋 簷下相互擦撞,品文確診後,母女兩人也皆分別從醫生與病友身上確認了 「病識感」,脫下過去因為摩擦而不得不穿上的盔甲,品文試著去找工作, 而小靜試著分擔過去母親一肩扛起的責任,理解母親的世界。導演讓觀眾隨 著小靜的視角去理解品文對門外衛兵的恐懼,對房價的懷疑,以及蛇的存在, 都能看到愛必須包含信任與同理,「無論別人怎麼想,我跟你站在同一邊」 「我會保護你」的全心全意,都能讓人再次伸展受傷、收縮的觸角,有勇氣 傾訴內心的感受,穿過喧鬧的瀑布,重新面對這個世界。   在這個並肩而行的過程,王淨所飾演的小靜從初始的叛逆到對父親軟弱 背叛寧願轉身離去的驕傲,陪伴與理解母親過程有過驚嚇與疑惑,但仍選擇 柔軟與堅強,從過去針鋒相對的母女關係中褪殼成長,並學習到懂得愛一個 人的方式;而從她與母親相處的參差對照可以窺見她與品文的相似,卻又因 為母親的病而提早學會了體貼,即使戴著口罩仍能從眉眼、從肢體、從言語 展現出情感的幽微與複雜、人性的脆弱與堅韌。賈靜雯飾演的品文則因病而 得以卸下「母親」的責任,叩問過去逃避的希望(相信前夫會回來),以及 長久疲勞無助而累積的軟弱,形成心理的瀑布,彷彿聽不見外界的聲音,就 能維持自己的堅強。故事裡讓品文再遇病友,「我真的很想他,但我不希望 再聽見他的聲音」的對話是從另一個角度提示品文:病非外來的洪水,而是 內心積累不通的激流,無論是身或心,都是過去反覆受傷未癒的缺口張裂開 來,是自己的一部分,毋須排拒割捨,但要正視其存在,才能真正癒合,進 而揮手道別。在這個過程裡,她不再只是個必須去愛、必須堅強以致凡事忍 耐的母親,而是需要被愛、被理解的女性,在她身上,同時能看見台灣母親、 台灣女性的共相,看見自己,那卻又是獨屬於品文的、獨一無二的靈魂。 衝擊與新生   電影至此似乎已接近尾聲,但當「瀑布」的存在初次從品文口中傾訴, 那個使她再次隔絕外界的觸發卻是小靜述說過去與父親的相處,搬家之後倉 惶地問起是否已經通知了前夫,是她內心隱藏最深仍未放棄(卻不可能實現) 的願望。瀑布雖離,溪流仍響,即使過去曾清醒(雖可能是氣話)地告訴女 兒「那只是一個提供精子的男人」,即使已了悟卸下了藍色帆布,那個充滿 陽光與希望的屋子早已不復過去,然而曾經緊緊抓牢的浮木即便勇敢放手, 掌心記憶的觸感又怎麼會輕易遺忘?對小靜說「不要再問我『你還好嗎』?」、 「我會想辦法好起來」的品文,在獨自面對心靈試煉的同時,也很容易認為 這一切來自於己的堅強,冀望已失去的回來或未至的未來,存在感永遠比在 身邊無聲的陪伴巨大,當母女相偕去公車站的路上,問了兩次「悠遊卡錢包 帶了嗎」的品文又回到了一開始想「照顧」女兒的母親姿態,所幸小靜已然 成長,貼心地回應母親的焦慮,一如她身上穿的「Don’t sweat it」── 直到意外發生,消息傳來,看著新聞等待生還者的品文,或許才真正意識到: 一直陪在她身邊的女兒,才是支撐她新生的力量──畢竟我們永遠無法確定, 何時瀑布會再次遮掩周遭的聲音,使人因揭露自我而不自主地顫抖,使人一 度滅頂而遺忘如何呼吸;但若能面對內心滯塞的激流與脆弱,向外伸手 求生/聲,真正關心你的人就會探出來,告訴你「Don’t sweat it」。 -- 一隻鳥飛過去了,天空還在。就是這樣。 我懷疑,但,就是這樣了。 有時候,眼睛只肯告訴我這麼多。 陳斐雯 貓蚤札(其三)

nannei45ex35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張峻棟、陳秉豪、吳伊哲/台中報導

何時才能收到這一包?一名從英國留學返台的台中市民,回家後展開居家檢疫,不過從3月17日開始持續到3月23日,這7日來這位民眾卻始終沒收到市府的「居家檢疫關懷包」,撇除物資包的食物不說,關護包內包括口罩、體溫計都沒送到受檢者手中。台中民政局長則回應,因為居家檢疫人數突然激增,已設法補足缺口2000份。

nannei45ex35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於人道考量,並依國內疫情現況及風險評估,宣布放寬居家隔離/檢疫者,因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外出奔喪或探視者,取得相關單位核准後,三天內每日可外出一次,每次兩小時為原則(不含車程)。

相關流程及規定如下:居家隔離/檢疫第5天(含)以後且無症狀者向地方衛生單位提出申請。經審查符合資格,且取得醫院同意探病後,由地方衛生單位安排至指定醫療院所自費採檢。取得檢驗陰性報告3天內,經醫院同意後由地方衛生單位安排外出,無論探病、奔喪或辦理喪事均以每天1次、每次2小時為原則(不含車程)。外出時需全程佩戴口罩並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並確實執行洗手等個人良好衛生習慣。

nannei45ex35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谷庭/台北報導

台中市南屯區一名女子在上個月月底從大陸抵台,卻在居家檢疫期間讓「醫師男友」到住所過了2夜,嚴重違反防疫規定,對此今(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目前會將這位女子送到集中檢疫所來集中檢疫,這位醫生他在1/30就已經開始隔離。

nannei45ex35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祥安24小時開鎖換鎖服務中心,港九新界開鎖換鎖服務,電子鎖,密碼門鎖,開夾萬.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nannei45ex35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nannei45ex35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